您的位置:主页 > 糖尿病知识 >
糖尿病知识

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PK,到底哪个重要?

添加时间:2016-10-18 13:39   浏览次数: 次    【 】   打印   关闭窗口

   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糖尿病专家表示,糖尿病患者到医院看病时,大都会主动要求化验一下空腹血糖,而“餐后血糖”却往往被人们忽略。
 

 
    其实,餐后血糖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空腹血糖,两者只能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替代,只有这样,才能显著减少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,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。
 
    “空腹血糖”“餐后血糖”的概念及意义
 
    1、空腹血糖
 
    空腹血糖是指,在隔夜空腹(饮水除外)8~12小时以上,于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。由于空腹血糖受进食、应激等偶然因素的影响甚微,因此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。如果是用药的糖尿病患者,“空腹血糖”还可以反映患者头天晚上的用药量是否合适。
 
    2、餐后血糖
 
    餐后血糖是指,从进餐后血糖开始上升算起,一直到血糖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这一段时间的血糖。临床通常用“餐后2小时血糖”来代表餐后血糖。
 
    正常人进餐后0.5~1小时,血糖可达到高峰,2小时后回落到接近进餐前水平,血糖升幅很少超过2.2~3.3mmol/L。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众多,其中包括饮食的质与量、胃肠道吸收功能、运动因素、餐前用药情况及自身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(尤其是第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)等。
 
    两者均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
 
   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两个重要指标,空腹血糖≥7.0mmol/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≥11.1mmol/L均可诊断糖尿病。
 
   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,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尚能满足空腹状态下糖代谢的需要,因此空腹血糖往往正常;而进餐以后,由于患者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不足,不能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,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。因此,如果仅凭“空腹血糖”诊断糖尿病,将会使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被漏诊。
 
    两者均为监测病情的重要指标
 
    许多患者往往只测空腹血糖,而不太注重查餐后血糖,总认为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了,这是不对的。一天当中,人的血糖是在不停波动和变化的,空腹血糖控制的好并不能说明餐后血糖也控制的好,所以,血糖监测应该全天候。
 
    如果只测空腹血糖,不测餐后血糖,很难掌握患者全天血糖变化的全貌,也无法了解治疗是否到位,选用的药物是否合理。与“空腹血糖”相比,“餐后血糖”是糖尿病患者更强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。
 
    两者的关系:水涨船高,水落船低
 
    一天当中,机体大约有1/3的时间处于空腹状态,其余2/3的时间处于餐后状态。餐后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,并随空腹血糖的变化而变化,餐后血糖是在空腹血糖基础上的“水涨船高”。
 
    如果能先把空腹血糖降至正常水平,餐后血糖就比较容易控制;如果空腹血糖水平很高,餐后血糖达标就比较困难。只有将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控制好了,才有望使HbA1c控制达标(<6.5%)。
 
    综上所述,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,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与控制都很重要,皆不可忽视。只有降低总体血糖水平,才能大大减少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,从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。
回顶部
地址:河南省商丘市凯旋北路208号  邮编:476000
电话:0370-5555515